您好,欢迎进入某某某某电动伸缩门有限公司官网!
MK体育- MK体育官网- MK体育APP下载

联系我们

邮箱:youweb@admin.com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商业航天 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十月资讯MK体育- MK体育官网- APP下载合集

发布日期:2025-11-03 13:53 浏览次数:

  MK,MK体育,MK体育官网,MK体育app,MK体育网址

商业航天 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十月资讯MK体育- MK体育官网- MK体育APP下载合集

  近日,星河动力航天完成24亿元D轮融资近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共计24亿元。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其“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及相关生产、测试、发射能力建设。

  本轮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及南京六合区各级投资平台,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和四川区域协同基金,四川成果转化基金,济南中泰交产基金,交融君泓五期南京基金,亦庄中瀛扶摇基金,池州梅岭池香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

  近日,深圳市时代速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无锡梁溪区政府联合无锡市梁溪科创产业投资二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独家投资的数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在新一代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射频芯片及模组的研发与量产,并支持其在无锡市梁溪区卫星物联网产业基地的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珠海天晴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南京市创投集团、四川发展、鲁信创投共同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

  天晴航空成立于2016年6月6日,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的科技企业。公司具备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可提供飞行器产品的总体设计、气动设计、飞行性能、操稳性能、隐身性能、结构设计、强度分析与仿真、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和选型、电气系统设计、整机制造和总装、地面综合试验与测试、飞行动力学分析、飞行控制律快速设计及验证、验证试飞、售后培训与维护等一系列技术服务。

  卫星激光通信设备研制商氦星光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眉山天投集团。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推动氦星光联在低功耗小型化星载激光通信终端及核心器件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氦星光联成立于2021年8月30日,是一家专注于卫星激光通信设备研制的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低功耗小型化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以及核心器件的研制,主要产品矩阵涵盖了宇航级核心光电器件、超高速通信算法、激光通信终端以及星地激光地面接收系统。凭借在激光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氦星光联已逐步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据钧天航宇官微9月30日消息,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江苏省惠山高新区产业基金惠萃恒益、彬复资本、惠山科创集团、锡创投,本轮融资将用于SAR卫星研发生产基地与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运营。今年,公司完成了首颗SAR卫星——钧天一号04A星的研制,与公司自主研发的卫星管控与应用服务平台相配合,可提供城市监管、建筑物及道路桥梁沉降监测、山体滑坡预警、水利设施监测等一系列卫星应用服务;同时,新一代模块化融合通信卫星的研制也在稳步推进中。

  近日,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国有资本投资、杭州高新金投集团、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浙江金控等机构联合投资。

  时空道宇是吉利战略投资的科技创新企业,成立于2018年11月20日,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推动中国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时空道宇自成立以来,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在卫星制造、发射及运营服务领域建立了核心竞争力。

  近日,北京航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光谷产业投资、广州产投、广电平云资本。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三大方向:一是引进航空航天领域高端研发人才,强化核心技术攻坚;二是升级批量生产体系,提升交付能力;三是依托投资方成熟的销售网络与客户资源,开拓国内外双市场,进一步优化“军民融合”的市场结构。

  航星传动成立于2011年4月,注册地位于北京自贸试验区亦庄组团,是一家伺服系统研发设计商,面向航天、航空、航海领域,主要从事智能伺服机构、专用舵机等伺服系统的研发、设计及生产业务。

  近日,东和创投宣布完成对江苏星链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旨在支持星链激光在航天级卫星通信光纤激光器及移动激光加工设备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星链激光成立于2020年12月14日,是一家专注于激光加工设备制造的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航天级卫星通信光纤激光器及移动激光加工设备,并将动态感知算法应用于卫星通信光纤激光器和移动激光加工领域,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近日,深圳先登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香资本、巽镭新能源及讯飞创投共同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先登航天成立于2025年8月1日,是一家专注于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制造的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航天发射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提供高效、可靠的发射解决方案。凭借其技术团队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先登航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近日,星测未来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江阴人才基金、江阴高新金投、锡创投联合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河南省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会举行。活动现场,河南商业航天产业基金正式签约。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河南商业航天产业基金规模暂定5亿元,首期认缴2亿元,目前基金正处于设立阶段,将由河南农投联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10月11日上午,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发射3颗卫星。这次发射将是“引力一号”的第二次苍穹远征,也是东方航天港保障的第20次海上发射。

  “引力一号”是由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自今年1月首飞以来,已经创下了多项纪录。该火箭具备6.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支持一箭多星发射,将显著提升我国中低轨卫星的规模化发射能力。

  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9月29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签订是三方深化协作、共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提质增效的务实行动。三方将致力于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和本地机构建设四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以“实干”促实效、以“开放”拓格局、以“创新”谋突破,构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生态圈,共同树立行业合作标杆,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测绘力量。

  9月2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近日在星河动力航天动力试验中心实施,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本次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按照智神星一号二级任务全剖面实施,充分验证了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加注停放、发动机预冷、二级飞行参试各系统匹配、推迟24小时发射的设计正确性,具有参试要素全、流程覆盖全、考核内容全等特点。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由星河动力研制,是国内首批即将开展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该火箭采用两级构型,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

  10月5日,美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宣布计划以约8.55亿美元的交易价收购国防承包商SciTec公司,其中3亿美元以现金支付,5.55亿美元以每股50美元的价格向SciTec公司所有者发行萤火虫航天公司股票。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目前尚待监管审批。通过此次收购,萤火虫航天公司旨在扩大其在国防市场的业务范围。

  17. 美国可重复使用火箭开发商Stoke Space完成5.1亿美元D轮融资

  10月8日,美国可重复使用火箭开发商Stoke Space宣布,已完成5.1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美国创新技术基金(USIT)领投。这笔新融资使Stoke Space的总融资额达到9.9亿美元,将用于加速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Nova的研发并扩大产能。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加拿大航天局局长丽莎·坎贝尔表示,该国最新发布的国防工业战略将为兼具民用与军事用途的航天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坎贝尔指出:“卫星维护、在轨加注、可持续入轨、先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关键性深空系统及网络安全等技术,既满足国防需求又兼具民用价值。在这些领域,民用与国防需求往往天然契合。”

  今年六月,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与国防部长戴维·麦坚迪宣布,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中计划增加90亿加元(约合65亿美元)国防开支。其中逾1300万加元将授予17家从事军民两用航天技术研发的加拿大企业。坎贝尔强调:“这项投资将确保加拿大持续具备应对新兴安全挑战的能力,同时强化国家主权。资金不仅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也将为加拿大经济注入活力。”

  19. 美国SpaceX公司拟申请部署1.5万颗卫星,用于提供手机卫星直连服务

  据orbitaltoday网站9月2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的文件显示,请求授权1.5万颗额外的近地轨道(LEO)卫星,专门用于提供手机卫星直连服务。据悉,这些卫星属于第三代“星链”卫星的组成部分,预计占比约为34%。新卫星的通信容量将是二代卫星的100倍,单颗卫星通信容量将由7Gbps提升至700+Gbps。

  近日,美国Zeno Power公司宣布,与法国核燃料公司欧安诺(Orano)签署了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协议,以保障该公司长寿命空间核电池所需镅-241(Am-241)的稳定供应。根据协议,Zeno Power公司获得从法国乏燃料回收镅-241材料的优先供应权。本次合作旨在缓解钚-238(Pu-238)同位素供应紧张的局面,该元素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深空任务的主要动力来源。

  21. 美国防部或将退役Link16战术数据链,重点推动光学通信网络建设

  据defensescoop网站9月26日消息,美国防部正研究逐步淘汰Link16战术数据链技术的可能性,同时重点推进光学通信网络建设。美专家指出,Link16作为射频通信,难以满足未来高强度对抗环境下的带宽、安全和机动需求,而光学通信或将成为新一代作战网络的核心支撑。目前,美太空发展局正在搭建一套基于激光的光学通信体系,用于卫星之间以及卫星与地面平台间的数据传输。

  据SpaceNews网站9月24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成功为NASA发射3颗太空天气探测卫星。3颗卫星包括1颗“星际测绘与加速探测器”(IMAP)卫星以及2颗空间气象观测卫星。IMAP卫星旨在研究日光层太阳能量和粒子相互作用,以增强美国对太空天气、宇宙辐射的探索。2颗空间气象观测卫星分别由卡鲁瑟斯地冕观测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运营,将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运行。

  近日,总部位于英国格拉斯哥的火箭公司Skyrora,已与ViaSat达成合作,将在即将开展的亚轨道发射任务中采用后者的InRange遥测系统。此前几周,Skyrora成为英国首家获民航局发射许可的制造商,为其在设得兰群岛萨克萨沃德航天港发射火箭奠定基础,该公司计划2030年将年发射次数提升至16次。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BAESystems)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射两艘航天器。此次发射搭乘SpaceX公司猎鹰9号(Falcon9)火箭,目标轨道为日地拉格朗日L1点,该位置距地球约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位于地球朝向太阳一侧。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月29日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利用专门小组会议上报告说,H3运载火箭6号机在今年7月的发动机燃烧试验中发生故障,原定于本财年内实施的发射可能无法如期进行。

  由于美国国会未能按时通过政府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进入停摆状态,NASA因此遭受大规模停工。超过15,000名NASA公务员(约占总人数的83%)被强制休假。NASA的日常运营几乎全面暂停,包括大部分科研项目、公众活动以及官方社交媒体和NASA TV等公众沟通渠道。仅约3,100人被列为“例外人员”,继续执行关键任务,例如保障国际空间站(ISS)宇航员的安全值守以及维持地球观测和气象卫星的持续运行,以确保公共安全数据不中断。

  美“航天新闻网”9月29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与意大利航天公司Avio在悉尼国际宇航大会期间签署合同,启动可重复使用上面级的初步设计工作。这份为期两年、价值4000万欧元的合同,将聚焦推进与再入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及上面级本体设计,既服务于可重复使用技术的长期应用,也能满足织女星系列火箭的短期需求。该上面级未来或适配织女星E等欧洲火箭——织女星E正用新型低温上面级取代织女星C的第三、四级,项目技术可直接赋能其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欧洲首个相关探索,阿丽亚娜集团此前推出的Susie上面级已进入原型测试阶段,可适配阿丽亚娜64并兼具货运、载人能力。此举是欧洲在火箭可重复使用领域的重要布局,将助力提升本土航天竞争力。

  2025年9月29日,美国萤火虫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在德克萨斯州布里格斯的测试设施进行其“阿尔法”火箭第七次飞行的预试验时,第一级火箭发生爆炸,所幸所有人员安全且遵循了安全协议,除测试台外其他设施未受影响。此次事件为这款高约29.6米的两级火箭的研发之路再添波折——自2021年首次亮相以来,其六次轨道发射中仅两次完全成功,最近一次是2025年4月的任务因第一级分离后解体而失败。尽管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接受了萤火虫公司对上次失败的调查及改进计划,并批准其继续发射,但本次爆炸事件预计将使原计划为洛克希德·马丁执行的第七次飞行任务推迟。萤火虫公司表示将持续进行测试以提升系统可靠性,该公司除火箭业务外,其开发的“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已在今年早些时候成功完成了NASA的月球任务。

  29. 美国太空军将为下一代太空域感知卫星(RG-XX)配备在轨加油能力

  2025年美国空军协会会议消息,美国太空军下一代太空域感知卫星(RG-XX项目)将具备在轨加油能力,这是该军种首次在正式采购项目中提出此类需求。美国空军代理负责采购与集成的助理部长斯蒂芬·珀迪少将强调了这一要求的必要性。太空系统司令部正为该项目准备征求建议书草案,以取代现有的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计划(GSSAP)星座,预计年底前发布。由于计划引入多家供应商,不同厂商卫星可能使用不同燃料,太空军正考虑要求供应商自备加油机或向承包商购买加油服务。目前,诺斯罗普·格鲁曼和美国Astroscale公司正在开展加油能力演示,国防部国防创新单元也在资助Orbit Fab公司部署轨道燃料。

  美国太空发展局(SDA)与约克空间系统(York Space Systems)近日成功完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对地激光通信测试。此次试验通过一颗“Tranche0”系列卫星与地面光学终端建立高速激光链路,验证了其在未来国防太空网络中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美国太空军于当地时间10月3日宣布,已初步分配其“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计划”(NSSL)第三阶段“第二通道”(Lane2)的首批关键任务发射合同,SpaceX获得其中7项任务,联合发射联盟(ULA)获2项。这批高价值载荷发射任务预计最早将于2027财年实施。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9月23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部署第11批22颗“星盾”卫星。此次任务代号NROL-48,属于NRO“近地轨道轨道扩散架构”星座的一部分。据统计,自2020年底发射第一批测试“星盾”卫星起,目前SpaceX公司总计发射11次总计205颗“星盾”卫星,其中包括太空发展局Tranche0跟踪层星座首批4颗卫星、国家侦察局10次NROL任务201颗星盾。

  蓝源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射频次,目标是实现每周发射,并正考虑新建发射场。蓝源公司指出,此举源于强劲的客户需求,目前公司发射订单排期已超一年,今年几乎每月发射一次,目前已完成7架次飞行任务,下一架次飞行也即将进行。公司计划明年开始投入使用3架新飞行器,与当前执行载人任务的2架飞行器共同运营,以实现“约每周一次”的发射目标。新飞行器将进行系统升级,以便更轻松、更频繁地操作,包括采用更易制造和操作的新一代BE-3发动机。

  日本合成视角公司宣布与美火箭实验室公司签订合同,增购10次电子火箭发射服务,每次发射1颗StriX雷达成像卫星,发射地点为火箭实验室公司位于新西兰的1号发射场。

  近日,宇航推进系统与运载火箭服务商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资产、中银资产、北交联合投资、国裕高华、济钢集团、湖南高新纵横资产、申银万国投资、贵阳工业发展基金、青水慧星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

  天兵科技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是一家专注于宇航推进系统与运载火箭服务的创新企业。公司拥有常温绿色HCP液体推进剂及极简式宇航推进系统,这些技术可用于小型飞行器主动力及运载火箭领域,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等特点。天兵科技的技术突破为航天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进步。

  10月10日,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彬复资本、惠山科创、惠萃恒益基金及锡创投共同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钧天航宇成立于2021年12月31日,是一家专注于航空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面向下一代的开源一体化卫星平台,并提供网络系统设计、卫星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等全方位服务。钧天航宇的目标是为行业用户提供先进的卫星装备及解决方案,推动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此次B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钧天航宇的研发投入、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公司表示,将借助新资金加速卫星平台的研发进程,进一步提升技术竞争力,为行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卫星装备及服务。

  10月13日,源禾资本宣布完成对山东利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旨在支持山东利恩斯在高精度传感器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进一步推动其在传感器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山东利恩斯成立于2020年7月6日,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多种品类的高精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山东利恩斯在传感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10月8日,上海铂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推动其在低温制冷领域的创新突破。

  铂钺制冷成立于2018年2月11日,是一家专注于低温制冷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脉冲管制冷、复合制冷及无液氦稀释制冷技术的研发业务,其产品覆盖7mK至300K的广泛温度范围,广泛应用于科研、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日,监管部门将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北斗短信服务经营许可,标志着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进入“天通+北斗”双星卫星通信商业化运营新阶段。中国移动已率先推出北斗短信产品,试验期一年即将进入正式商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远洋渔业等领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入局将提升规模应用成效。

  10月9日,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频段导航增强组件已入选航天五院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产品。其实现的“厘米级定轨、纳秒级授时”突破,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精度迎来跨越式升级,从传统数米级误差迈入10厘米内的高精度时代。

  41.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0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7年,力争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应用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企业。

  近日,商业航天企业合肥星火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新站高新区并启动全球最大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和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工作作为合肥市首家专注于运载火箭整箭研发制造的科技企业星火空间的落地将填补合肥空天信息产业中火箭整箭制造的产业空白。

  10月10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全面开展芯片模组、终端设备、天线系统及星载设备等关键领域的联合创新,共同打造覆盖“空天地海”的全域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近日,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遥感服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北极高纬区域的即时遥感服务,标志着我国在全球任意区域自主遥感数据获取与实时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服务依托太空星际自主建设的混合式InSAR星座系统,融合星上智能处理与可变速率数传技术,全国首次在高纬度地区实现从卫星直达用户的端到端遥感数据服务模式,形成了完全不依赖传统地面基础设施的自主数据获取能力。

  45. 全球最大亚米级遥感星座再扩容!“电力工程号A星”长春出征,多领域将享高精度数据

  10月12日,新型业务卫星“电力工程号A星”(“吉星”高分07A01星)从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出征,该卫星将进一步加速“吉林一号”卫星工程的组网进程,扩增星座高精度、高分辨遥感信息资源。这颗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旨在实现电力工程二维监测的精细化及电力工程三维监测的立体化,高效赋能电力业务化管理。

  46. 中国最大液体火箭之一,对标SpaceX猎鹰9号的“天龙三号”计划年底首飞

  10月11日,在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的展示区,天兵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心指标直接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目前中国最大的液体火箭之一——“天龙三号”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首飞。

  2023年4月,天兵科技研制的天龙二号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成功完成首飞。这一发射一举打破了全球二十多年来私营液体火箭首飞皆失利的世界级航天“魔咒”,成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首飞即成的液体火箭。当火箭顺利升空、精准入轨的那一刻,不仅创造了国际和国内商业航天多项历史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液体火箭正式迈入新纪元,吸引了全球航天领域的目光聚焦于此。

  近日,湖州航天卫星互联网信息港启动运行。据悉,信息港聚焦卫星互联网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湖州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产业协同与创新孵化的重要枢纽。

  10月11日上午,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发射3颗卫星。这次发射将是“引力一号”的第二次苍穹远征,也是东方航天港保障的第20次海上发射。“引力一号”是由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

  10月9日,星际荣耀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项目(一期)竣工仪式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举行,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运载火箭整体装配、测试及重复使用的综合性项目。根据计划,工厂将于今年四季度迎来首枚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进场,开展总装总测工作,并预计于年底前后进行发射场合练等地面大型试验。

  10月13日,时空道宇与哈萨克斯坦卫星数据服务企业SATLAS在中国上海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吉利星座在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的政策准入、技术合作与市场拓展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吉利星座卫星物联通信服务在中亚地区的落地与规模化应用。

  10月8日,美国火箭研发制造商Stoke Space宣布完成D轮融资,由USIT领投。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Stoke Space在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的研发和生产。

  Stoke Space成立于2019年1月1日,是一家专注于火箭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创造一种新型完全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够将卫星直接送入最终轨道,大幅降低太空运输成本。Stoke Space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在航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52. 美国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将以约8.55亿美元收购国家安全科技公司SciTec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公司Firefly发表声明称,已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国家安全科技公司SciTec。本次交易总额约8.55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以现金支付,5.55亿美元按每股50美元的价格以Firefly公司股票形式支付给SciTec股东。通过此次收购,Firefly将整合SciTec经过任务验证的国防软件分析技术、遥感监测能力以及多模态数据专业优势,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航天服务能力。该交易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

  10月8日,美国太空军宣布于10月1日正式成立企业太空活动小组(ESAG),并设立一项预计价值超10亿美元的周转资金基金(WCF),旨在助力军事机构获取商业卫星通信等服务,被视为商业能力融入军事体系架构的重要里程碑。

  该基金区别于依赖国会年度拨款的模式,采用“收支平衡”的内部商业运作机制:客户付费覆盖成本,收入再投资维持运转,盈利可降低费率,亏损则可能调升费率或补充本金,被定位为“适应性强、可扩展的金融平台”。基金以1.2亿美元初始资金启动,预计年处理资金超12亿美元,负责军事商业卫星服务合同管理的商业卫星通信办公室(CSCO)为首个授权使用方。此前CSCO依赖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采购服务,如今随基金启动,其监管的近70亿美元卫星通信合同将逐步转移至太空军管理。该基金筹备多年,于2025年国会拨款法案批准初始资金后落地,为军事需求预算规划提供充足准备时间。

  55. AST与Verizon签署全球首个天地融合通信商业协议,低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

  近日,AST SpaceMobile与Verizon正式签署商业协议,计划自2026年起为后者用户提供卫星直连手机服务。这项基于AST即将发射的Block2BlueBird卫星星座及Verizon优质850MHz频谱的合作,标志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与地面蜂窝网络首次实现深度融合,将构建不依赖传统地面基站的全球全域覆盖能力。该突破不仅验证了“手机直连卫星”这一新兴通信模式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更预示着2026年将成为天地一体化通信服务的规模化元年,为构建全域互联的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奠定坚实基础。

  10月15日,美国太空发展局(SDA)通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21颗传输层卫星部署至近地轨道,这是其“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中传输层第二批卫星的入轨。该批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配备光星间链路,旨在构建一个全球覆盖、低延迟的太空数据中继网络,首次实现将Link16战术数据链的通信范围从数百公里扩展至全球全域。作为美军推进“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核心基础设施,该星座将优先服务于印太地区部队,标志着以低轨、高弹性、快速迭代为特征的新型军事航天体系正加速从概念部署迈向实战能力生成,从根本上重塑了未来战场通信与信息传输模式

  57. K2 Space启动全球首次多轨道同步部署任务,开启标准化卫星平台与工业化发射新模式

  近日,太空制造初创企业K2 Space宣布,已与SpaceX签订发射合同,计划于2027年执行名为“Trinity”的专项任务,通过单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同步部署分别运行于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GTO)的三颗卫星。该任务旨在验证其标准化、可扩展卫星平台具备真正覆盖多轨道域的操作能力,此前其首颗技术验证卫星Gravitas将于2026年2月搭载SpaceX拼车任务升空,展示高功率电推进系统。此次突破性部署不仅首次实现“一箭三轨”的敏捷操作模式,更通过其与SES等运营商的合作,推动卫星制造从定制化向标准化、工业化转型,为构建下一代高效、低成本的太空基础设施奠定技术基础。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已将铱星卫星通信功能集成至其骁龙任务战术无线电平台,为美国政府及盟友提供通过铱星“增强移动卫星服务”的卫星连接能力。该集成支持短突发数据与广播服务,未来设备形态可覆盖手持无线电、车载终端乃至无人载具。此举首次实现了卫星通信能力在战术无线电芯片层面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战术通信正从依赖地面网络向“卫星+地面”全域覆盖转型,为构建下一代抗中断、全域可达的军事通信体系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

  59. Momentus获NASA关键合同同步推进在轨制造与新型推进技术,太空工业平台服务能力迈入新阶段

  近日,太空物流公司Momentus获得NASA两项总价值760万美元的合同,将利用其Vigoride轨道服务飞行器同步开展太空结晶制造与新型推进技术演示。其中510万美元合同用于执行“商业轨道微重力太空结晶系统”任务,展示半导体材料在轨生产工艺;另一项250万美元合同将验证Juno Propulsion开发的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在轨性能。此次任务标志着太空工业平台正从单一运输服务向“在轨制造+技术验证”的复合功能升级,通过集成制造与推进两大关键子系统演示,为下一代太空工业设施的核心技术成熟与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60. 日本JAXA首次采购Rocket Lab电子号火箭发射服务,小型卫星专属发射模式获主流航天机构认可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首次与Rocket Lab签订两次专用电子号火箭发射合同,首次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执行,为JAXA的创新卫星技术示范计划部署RAISE-4技术验证卫星;第二次任务定于2026年,将以共享模式发射八颗涵盖海洋监测、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小型卫星。这是继近期与多家日本企业达成十余次发射协议后,Rocket Lab再次获得国家级航天机构的重要订单,标志着小型火箭专属发射服务模式正从商业市场延伸至主流航天机构的核心任务,进一步巩固了细分轨道发射方案在全球航天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61. 阿联酋首次实现国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集成,Space42星座本土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阿联酋航天企业Space42宣布,三颗在其本土完成组装、集成与测试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运抵美国准备发射。这是阿联酋首次实现国产化卫星集成,采用与芬兰Iceye合作的分布式制造模式,卫星将在轨构成Foresight星座,提供25厘米高分辨率SAR数据,服务于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此次突破标志着阿联酋航天产业正式从技术进口迈向自主集成与全球协作的新阶段,为中东地区构建自主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62. Planet发布新一代“猫头鹰”智能遥感星座,率先实现星载AI在轨处理与米级分辨率每日重访

  近日,高精度GNSS接收器制造商Septentrio与低轨导航星座企业Xona Space Systems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Xona“脉冲星”低轨PNT星座与地面GNSS系统的新型混合导航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在Xona成功发射首颗生产级低轨导航卫星后启动,Septentrio已完成对脉冲星信号的追踪与分析,将重点推进接收器开发与实际场景测试,旨在为无人机、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复杂环境提供更高精度与可靠性的定位服务。这一跨大西洋合作标志着低轨导航星座与传统GNSS技术进入深度融合阶段,通过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新型导航体系,有望突破传统卫星导航在精度、可靠性和覆盖范围方面的技术边界。

  近日,Orange Business宣布正将Eutelsat旗下OneWeb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集成至其便携式应急通信设备SafetyCase中。该设备可在灾害现场快速创建Wi-Fi热点,恢复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此前已应用于西班牙洪水与马约特岛飓风救援。通过引入低延迟的LEO卫星连接,SafetyCase形成了卫星网络与地面通信互补的立体保障能力。这一由Orange国防与安全部门推动的合作,标志着低轨卫星通信正式成为国家应急响应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构建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显著提升了极端环境下的灾害救援效率与通信韧性。

  近日,日本卫星初创企业ArkEdge Space与埃及、肯尼亚、安哥拉及布基纳法索等非洲多国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将联合建立区域性卫星数据应用中心,推动空间技术在农业监测、灾害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落地应用。此次合作涵盖联合国立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通过部署卫星物联网与地理空间数据平台,构建覆盖气候应对、基础设施监测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服务体系。此举不仅标志着商业航天公司的技术输出模式从单一数据服务转向深度本地化能力共建,更开创了航天技术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型国际合作范式,为太空经济的社会价值拓展树立了重要实践标杆。

  66. Vitesse收购Spacetime强化多频段天线技术,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实现全链路闭环

  近日,美国射频解决方案提供商Vitesse Systems完成对地面天线技术公司Spacetime Engineering的收购,此举将显著增强其在地面卫星天线领域的技术能力。Spacetime在多频段地面天线馈源方面的专业积累,将与Vitesse现有的空间及机载天线解决方案形成互补,构建覆盖“空间-空中-地面”的全域通信链路。通过此次整合,Vitesse将能够为客户提供从低轨卫星到深空探测的多频段连接能力,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更强的抗干扰性能。这一收购不仅完善了公司在国防与商业卫星通信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更标志着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正向终端设备与基础硬件的深度集成演进,为未来战场通信与商业网络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10月17日,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目前,天兵科技已构建起覆盖从火箭自研、规模制造到专属发射工位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以北京火箭研发中心、西安动力研发中心、河南火箭发动机智造及动力试验中心、苏州火箭智造基地、无锡火箭智造基地、酒泉专用发射工位等为核心的航天智造体系,初步具备年产30发天龙三号大运力液体火箭及500台天火系列发动机的制造能力,为其大规模商业化交付提供了坚实保障。

  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2日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星河动力航天成立于2018年2月,主要从事商业航天发射业务,核心产品包括“谷神星”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和“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截至目前,企业成功完成了20次火箭发射,为27家商业卫星客户共计发射了85颗卫星。公司正在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可重复使用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产品,以满足巨型星座组网、深空探测、商业载人等任务需求。

  2025年10月22日,紫金科创宣布完成对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投资。此次投资旨在支持星辰空间在空间推进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星辰空间成立于2019年12月25日,是一家专注于商业航天高科技的创业公司。公司以空间推进技术为核心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覆盖了霍尔推进、离子推进、化学推进、空间流体管理等多个领域。其霍尔电推进系统主要用于卫星或航天器的变轨、轨道保持、姿态调整、和深空探索等任务环节,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

  2025年10月20日,商业航天及空间技术研发商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吴创新资本、凯联资本、知一投资、苏创投、顺融资本联合投资,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吉天星舟成立于2021年6月29日,是一家专注于商业航天及空间技术研发的企业。公司围绕军民领域对地高效观测、图谱并重遥感新需求,打造新型光学载荷、高时效遥感卫星、特有遥感数据及服务全产业链。目前,吉天星舟在高分轻小型光学载荷、高精度高动态星敏感器、光学转台、光学对接位姿测量系统、着陆导航敏感器、激光通信等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产品。

  71. 盟升电子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向川发引领资本转让占总6.25%公司股份

  10月16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向荣及其一致行动人与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前者拟将合计持有的公司105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25%)转让给后者。股权转让价格为30.90元/股,转让总价为3.24亿元。

  双方此次合作主要包括产业资源合作、资本运作合作、技术创新合作、人才交流合作等四个方面。其中,在产业资源合作方面,双方将在通信导航、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高端制造等领域充分发挥各自市场资源能力,联合进行产品布局并联合开拓新市场。

  10月16日,航天电子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控股股东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庆巴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最终投资者,计划出资2.3亿元,认购重庆航天公司29.39%股权。

  10月18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在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二号台/功勋试验台顺利完成鉴定试车。此次试车严格按照四倍工作循环流程开展,自9月22日起,历经4次试车共9次点火,覆盖不同工况,全面验证了发动机在复杂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结构可靠性及各组件工作适应性。本次试车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10月23日消息,据微光启航官方介绍,近日微光一号模态箭在河北总装基地完成落地。

  这枚1:1模拟全箭外形的模态箭,可通过增加配重结构调节质量模拟全箭真实的质量和质心,将促进后续地面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等研发进程。模态箭主要用于开展箭地协调验证性试验,包括:配合发射支持系统开展起竖、回撤、垂调、牵制释放等功能验证试验;配合地面总装保障系统开展吊装、转载等功能验证试验;配合发射船系统开展转载、展开、撤收等功能验证试验等。

  为“太空使者”提供核心电力的行业“头部”企业正式落户成都——苏州馥昶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大功率智能卫星电源控制器西南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确定落地成华经开区,将为成都航空航天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馥昶空间核心团队已为国内外超过60家卫星总体单位提供配套服务,有超过310颗卫星的电源系统都印刻着馥昶的技术基因,先后参与发射任务70余次,护航240余颗卫星成功入轨运行。

  76.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下线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已完成生产下线。这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该卫星由雄安鸿擎科技研制,集成“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和“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创新技术,破解算力、能源和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发展。基地配备高标准双层厂房及大型卷帘门,支持卫星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雄安新区通过政策扶持、基金投资及全程帮办服务,加速空天信息产业链集聚,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聚合”闭环生态,为我国航空航天星座规模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液氧甲烷火箭2号发射工位顺利完成首飞任务的第一阶段工作——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随后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加注合练与静态点火测试,并返回技术区检测维护;第二阶段以入轨发射为主要任务目标,同步尝试一子级回收。本次试验覆盖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全过冷加注、一体化测发、九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全面检验了测发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火箭系统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

  这些资金将加速太空建设机器人和电子束焊接系统的开发,用于在轨道和月球表面组装大型基础设施——这些技术对于在地球以外建立可持续的人类活动至关重要。

  美国航天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10月20日表示,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着陆器进度滞后,航天局计划重新开放该合同,允许其他美国企业参与竞标。

  据美航天局介绍,“载人着陆系统”(月球着陆器)是“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运输。宇航员将首先搭乘“猎户座”飞船进入月球轨道,然后转乘着陆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在完成采样、科学实验和环境观测等任务后,宇航员再搭乘着陆器返回月球轨道,与“猎户座”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0月19日,SpaceX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39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随后,不到两小时,又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24(当地时间下午12:24)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了第二枚猎鹰9号火箭。这两次发射共携带了28颗Starlink卫星,SpaceX表示其Starlink星座的总发射量已突破10,000颗。

  据Space网站10月16日消息,美国Atomic-6公司推出“太空装甲”(Space Armor)卫星防护盾。该防护盾分两种型号:一是精简版,可抵御直径3毫米内的碎片;二是增强版,采用六边形瓦片结构,可承受12.5毫米碎片冲击。目前,美国戴顿大学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已完成实验室碎片撞击测试,验证了其能够以超每秒7千米的速度抵御铝制弹丸撞击,且可吸收冲击力、避免产生二次碎片。预计,该防护盾拟在2026年开展在轨演示,未来将为美太空军及其他机构量产。

  82. 美太空军批准SpaceX公司在范登堡基地年发射量由50次提升至100次

  据nasaspaceflight网站10月19日消息,美太空军批准SpaceX公司在范登堡天军基地大幅增加发射活动并启用第二发射台的建议。根据批准,SpaceX公司在范登堡天军基地的年发射许可量将从50次提升至100次,同时获准改造SLC-6发射台用于猎鹰9火箭和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以满足美国政府当前和近期的发射需求。

  据breakingdefense网站10月16日消息,美军高层首次确认将“反太空能力”正式列为2027财年起的五年预算计划重点任务。美陆军战略行动局处长阿特金森称,反太空能力与精确打击、防空反导等传统优先领域并列,凸显了其对美的战略地位。同时,美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副司令布鲁克斯表示,美陆军组建专属太空部队的计划已进入审批阶段,并获得广泛支持。

  据spaceflightnow网站10月14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为亚马逊公司发射第6批24颗“柯伊伯”卫星。本次发射后,亚马逊公司的“柯伊伯”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53颗。该项目旨在打造近地轨道卫星宽带星座,为网络覆盖不足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亚马逊公司需在2026年7月前完成3232颗卫星星座中一半的发射任务,以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Sean Duffy)近日表示,由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开发进度缓慢,NASA计划开放原由SpaceX公司承担的阿尔忒弥斯3号(Artemis3)载人登月任务着陆器合同,允许其他公司参与竞争。

  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Elon Musk对此回应称,其他公司难以在星舰之前准备好着陆器,并强调SpaceX公司的开发速度远超行业其他参与者。他预测,星舰将最终承担整个月球任务。

  据CNN网站10月14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星舰”飞船成功完成第11次试飞任务。试飞期间,“星舰”一级助推器与二级飞船成功分离并返回地球,受控溅落墨西哥湾;二级飞船在印度洋预定海域完成海面软着陆。此次任务作为第二代“星舰”的最后一次飞行测试,完成助推器新型着陆燃烧方案、飞船返航轨迹、隔热系统极限性能以及8颗模拟“星链”卫星部署等多项关键技术验证,将为第三代“星舰”研发测试奠定基础。目前,SpaceX计划于2026年测试第三代“星舰”,目标包括单次发射成本降至200万美元以下、运载能力提升以及完成可复用等。

  10月19日,韩国创新空间公司(Innospace)宣布获得韩国航空航天局(KASA)颁发的商业发射许可证,成为韩国首家获此资质的商业航天企业。公司表示,这是其Hanbit-Nano火箭首次发射所需的最终批准。

  根据计划,Hanbit-Nano火箭将于10月28日至11月28日期间在巴西阿尔坎塔拉航天中心(Alcântara Space Center)执行首次轨道发射任务,将搭载巴西航天局(AEB)、巴西马拉尼昂联邦大学、印度Grahaa Space公司的5颗小卫星,巴西航天局和巴西Castro Leite Consultoria公司的3个有效载荷(载荷将随火箭箭体一同溅落),以及韩国Brewguru饮料公司的“品牌模型物品”——一个空铝罐。为保障首飞安全,KASA将派遣团队赴巴西发射场开展安全审查,此举同时强化了巴韩两国在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

  据thedefensepost网站10月14日消息,法国国防采购局(DGA)启动“太空公约”计划,联合50余家企业及政府机构(含航天局、航空航天实验室),旨在整合国防太空工业,通过敏捷采购强化战略自主与作战韧性。其核心机制包括“核心企业联盟”技术主权保障、与空天军“太空信任圈”的需求对接。该计划标志法国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威慑,目标2030年前形成探测-干扰-反制全流程作战能力,通过采购改革将装备部署周期缩短40%以上。

  近日,航天电子公布了一则“以小博大”的交易公告。公告显示,航天电子全资子公司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引入战略投资者,重庆巴山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最终投资者,拟出资2.3亿元认购29.39%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航天电子持有重庆航天火箭公司的股权比例由100%降至70.61%,重庆航天火箭公司由航天电子全资子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

  10月24日,由雄安国创中心、雄安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发起的“河北雄安中科概念验证基金(专项资金)”正式签约设立。该基金首期规模2000万元,重点围绕雄安新区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支持中国科学院体系内优质技术成果在雄安的验证转化,开展技术验证、应用场景验证、商业化验证、技术成果孵化转化等,单体项目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91. 天兵科技一箭36星分离试验成功,大运力商业发射交付实现体系化升级

  10月24日,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箭36星”分离试验,在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实现36星同步分离,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多星部署、大运力交付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该方案采用记忆合金解锁机构,在试验中完整执行预紧力释放、解锁分离、机构锁定等一系列关键动作,充分验证了分离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安全性、可测试性和冲击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冲击强度降低90%,重量降低60%,零排放物无污染,且成本仅为传统方案的30%。

  近日,中科宇航位于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力箭二号专有发射工位正式竣工。该发射工位是公司自主研制的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的核心地面测试发射设施,将全面支撑火箭的测试、推进剂加注及发射全流程作业,可全方位保障力箭二号火箭发射需求,是服务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关键基础设施。

  10月26日11时5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高分十四号02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高分十四号02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测制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生产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保障。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2次飞行。

  10月28日,风云三号H星首套图像在第15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会上发布。目前该星9台遥感仪器中已有6台开机,具备百米级光学成像、多谱段微波观测能力,可每日获取全球温湿云、温室气体、极光等多要素数据。H星首次用微波温湿计对台风“麦德姆”进行三维CT扫描,清晰呈现温湿垂直结构;每日14轨极区观测,捕捉北极极涡及10月寒潮;三台空间天气载荷实现全球三维电子密度场重构、磁暴氧氮比监测,为空间天气预警提供依据。预计2026年7月投入业务运行,向全球开放数据。

  近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可重复使用火箭海上回收系统建设连迎关键节点:指挥测控船、两型回收船相继开工建造。“高频发射、精准测控、回收复用”,是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致力追求的商业发射目标。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高密度发射连续圆满成功、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之际,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启动了海上回收系统建设。

  在商业航天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箭的可回收与重复使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航天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在这背后,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尤其是箭上数据的实时采集、编码与传输能力,是实现火箭精准控制与安全回收的关键一环。“天箭”系列火箭电子系统作为国内商业航天电子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首次推出“环形网络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属于首创技术,专门为可回收火箭的复杂飞行环境量身打造,成为推动我国可回收火箭技术发展的“数据神经中枢”。

  近日,微光一号模态箭在河北总装基地完成落地。这枚1:1模拟全箭外形的模态箭可通过增加配重结构调节质量模拟全箭真实的质量和质心,将促进后续地面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等研发进程!模态箭主要用于开展箭地协调验证性试验,包括:配合发射支持系统开展起竖、回撤、垂调、牵制释放等功能验证试验;配合地面总装保障系统开展吊装、转载等功能验证试验;配合发射船系统开展转载、展开、撤收等功能验证试验等。

  随着太空交通量的增加,英国航天局正在采取措施提高其在轨能见度。该机构周二授予Slingshot Aerospace Ltd.一份合同,以提高该国跟踪轨道上物体的能力。Slingshot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太空交通管理以及建模和模拟,拒绝透露合同的价值,但称其为“有意义的投资”。

  Voyager Technologies于10月27日宣布收购推进系统开发商ExoTerra Resource。交易条款未披露。ExoTerra首先在DARPA Blackjack卫星的轨道上展示了其Halo霍尔效应推进器。约克航天系统公司还依赖ExoTerra推进模块来制造为太空发展局传输层建造的卫星。Voyager在2025年初从专注于商业空间转向国家安全。

  Hughes Network Systems(Hughes),作为EchoStar旗下公司,宣布收购澳大利亚航空航天设计、工程与制造服务公司Anderson Connectivity。此次收购旨在扩展Hughes的能力,增加关键技术、工程人才及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为公司加速在全球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的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于10月22日宣布了此次收购。作为收购的一部分,Anderson Connectivity的创始人Brian Anderson将担任Hughes的副总裁兼航空技术与创新官。Hughes还将接管Anderson Connectivity位于墨尔本的设施,该设施将成为Hughes和EchoStar航空创新与快速产品开发的基石。该设施位于佛罗里达州墨尔本市,目前持有FAA Part145认证,并正在努力获得Part21认证,将成为解决方案创新和快速原型设计的中心。Hughes承诺将在该地区进行大量投资。

  比利时空间调制解调器公司Nxgsat近日完成了120万欧元(约合14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的旗舰产品是一款高速5G卫星调制解调器,旨在实现地面和多轨道卫星网络之间的无缝互操作性。新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开发、扩大技术和商业团队,并推动Nxgsat技术的市场部署。公司于10月21日宣布了此轮融资。此轮融资由PMV和imec.istart future fund领投。该公司已在航天领域获得了商业和政府合同。凭借其5G卫星调制解调器技术,Nxgsat希望成为欧洲倡议(如IRIS²)的关键贡献者。IRIS²是欧盟的主权LEO/MEO(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卫星星座,旨在提供安全、独立的连接。

  2025年10月23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马来西亚航天局举办的仪式上正式签署《阿尔忒弥斯协议》,使协议签署国增至42个。该协议由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旨在为月球、火星等深空探索建立国际合作框架,强调和平利用太空、透明操作、科学数据共享及轨道碎片管理等原则。马来西亚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长张立康表示,加入协议标志着马来西亚成为东南亚航天合作的关键参与者,将推动其航天经济发展。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萨则指出,协议签署将促进菲律宾航天技术创新,并加强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两国此前已与美国在航天领域展开合作,包括卫星发射和遥感数据共享。此次签署被视为东南亚国家在全球太空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里程碑,也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和资源开发合作奠定基础。随着阿尔忒弥斯计划逐步推进,更多国家有望加入,共同推动人类重返月球并建立可持续的太空探索体系。

  全球空间智能公司Vantor近日赢得美国太空军(U.S.Space Force)一项关键合同,将为其联合商业运营计划(Joint Commercial Operations program)提供支持。Vantor将通过其AI驱动的成像卫星星座,追踪太空中的“盲区”内的高关注度物体,这些区域是地面传感器网络无法覆盖的。Vantor于10月22日宣布了这一合同。根据合同条款,Vantor将利用其高分辨率太空物体图像(也称为非地球图像,NEI),提供关于物置和轨迹的关键信息。这些重要观测将帮助太空军持续监控高关注度物体,尤其是在物体可能改变轨道的情况下,这种变化可能危及美国太空资产的安全。

  半导体制造是一门大生意,一家来自华盛顿特区的新初创公司计划将其带出这个世界。Besxar Space Industries昨天宣布与SpaceX达成发射协议,从隐秘中走出来。这家发射巨头将在即将进行的24次猎鹰9号发射上总共飞行12个Besxar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制造有效载荷,预计最快将于今年进行首次发射。作为这些任务的一部分,Besxar的“Fabships”将集成到猎鹰9号的第一级助推器中,以发射到太空、运行制造过程并安全返回家园。

  空客、莱昂纳多与泰雷兹于10月23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整合各自航天业务,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空客35%、莱昂纳多32.5%、泰雷兹32.5%。新公司预计在获得监管批准后于2027年投入运营,将整合卫星制造、航天系统及服务等业务,员工规模约2.5万名,年营收约65亿欧元。此次整合旨在通过规模化运营和协同效应,增强欧洲在航天领域的战略自主性和全球竞争力,应对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供应链挑战和预算压力,为构建更强大的欧洲防务与航天产业奠定基础。

  Open Cosmos正在与日本公司松下卓越运营公司(Panasonic Operational Excellence Co.)合作,推进光学卫星间通信技术。两家公司将专注于开发更快、更自主的卫星在轨连接方式,结合Open Cosmos在卫星星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松下在高频电信技术方面的专长。在为期六个月的项目中,松下将主导天线设计与分析,而Open Cosmos将测试并评估未来任务中的集成方案。两家公司还在探索未来在日本建立生产线的可能性,Open Cosmos将从英国提供卫星设计和任务集成支持。

  SD Government(SDG)作为Gogo的一部分,已赢得一份新合同,为美国政府机构提供多频段、多轨道的全球机载卫星通信服务。该合同价值300万美元,为期五年。该合同是SDG在与Gogo合并之前开展的“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第三阶段”活动的延续。SDG于10月27日宣布了这一合同。随着合同全面实施,Gogo将利用其空对地网络、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高地球轨道(HE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星座,根据需要提供Ku波段和Ka波段的连接服务。

  铱星公司(Iridium)正在推出一款专用芯片,该芯片将允许铱星PNT(定位、导航与授时)功能集成到电子设备中,以增强GPS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目前,铱星正在组织beta测试,为部分合作伙伴提供铱星PNT ASIC评估套件,以便进行早期集成和测试。铱星PNT ASIC计划于2026年年中实现商业化。它可以用于独立的铱星PNT接收器,也可以用于铱星与GNSS的混合解决方案。

  Iceye正在加强其在中欧和东欧的地位。该公司与斯洛伐克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商EMI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为斯洛伐克当局提供关键、近实时的灾害信息。两家公司于10月23日宣布了这一合作。

  斯洛伐克拥有约550万人口。Iceye的卫星洪水情报将无缝集成到EMIS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中,该平台是该国全国范围内可信赖的中央地理空间中心。这将使斯洛伐克当局能够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小时内,直接在其现有工作流程中访问独特的Iceye洪水洞察数据。

  113. SpaceX使用经验丰富的猎鹰9号火箭将西班牙NG2卫星送入轨道

  SpaceX于周四晚间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太空军基地的40号航天发射场(Space Launch Complex40)成功发射了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西班牙卫星NG2送入轨道。这颗由空中客车(Airbus)为西班牙国防部和西班牙运营商Hisdesat建造的卫星被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eosynchronous transfer orbit),计划通过机动进入最终的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这是两颗卫星中的第二颗,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始为西班牙武装部队、欧盟委员会、北约及其盟国政府提供服务。第一颗西班牙卫星已于今年1月发射。

  10月28日,美国宇航局开始对其针头X-59Quesst静音超音速研究飞机进行飞行测试,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到附近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1小时7分钟的首次出击。该飞机的首飞旨在通过在美国城市上空进行超音速试飞来收集公众对成形低音爆的反应数据,此前该飞机于7月10日开始滑行测试。

  10月26日,日本成功发射新一代货运飞船中的第一艘。至此,全球现役货运飞船达到5种:俄罗斯进步号、美国SpaceX龙飞船、美国天鹅座、中国天舟和日本HTV-X。2009年至2020年,日本航天局(JAXA)使用HTV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HTV-X为其升级版本,加压舱体积增大60%,太阳能电池阵列从此前的体装太阳能电池板改为可展开式太阳翼,从而增加了50%以上的电力;未加压空间移到顶部,增加了飞船的容量。与上一代型号相比,HTV-X的载货能力增加了50%,达到约5.8吨(含三分之二加压货物和三分之一的非加压货物)。

  卫星通信技术公司Kymeta已获得美国陆军合同,将为其提供平板卫星天线。这些天线将用于增强陆军在战场上的通信能力,特别是在移动和偏远地区。Kymeta的平板天线采用电子波束控制技术,无需传统机械转向装置,具备轻便、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势,适合军用车辆和便携平台使用。

  日本新型H3运载火箭10月26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将首艘升级型HTV-X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日本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进入新阶段。HTV-X比原HTV减重约30%、成本降40%,却增加30%载货容积,并首次配备可重复使用的“海鹞”再入舱,用于将实验样品快速送回地球。飞船将在4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运送约6吨食物、科研设备、新电池及日本“水鸟”立方星等载荷。任务还验证取消轻量货舱后的新构型、高性能电推轨道机动以及未来脱离空间站独立飞行并再入的能力,为2025年起向美欧主导的月球门户站运送物资铺路。JAXA称发射窗口内天气良好,H3一级与二级工作正常,首次实用飞行即获成功,为日本后续深空货运、商业卫星发射及国际深空探索合作奠定信心。

  阿根廷初创SatLeo宣布,其首颗自主研发的0.7米分辨率热红外成像卫星已运抵发射场,计划下月随猎鹰9Transporter任务入轨。该300公斤级平台携带公司自研中波/长波双谱段探测器,可在夜间及云层条件下提供-20°C~450°C范围、精度0.1°C的定量温度数据,幅宽40公里,最大重访周期24小时。SatLeo CEO Jorge López表示,卫星采用“软件定义热像仪”架构,在轨可通过AI动态调整积分时间与压缩比,将传统500Mbps原始数据降至30Mbps,从而节省下行带宽并提高时效。公司已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成5米X波段地面站,并与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院签署试点协议,用于监测灌溉、森林火点和作物胁迫;同时与巴西、智利电力公司洽谈输电线热点巡检服务。SatLeo预计首星在轨验证6个月后,启动由6颗卫星组成的区域星座,目标2026年实现对南美任意点3小时重访。本轮由拉美风投Grupo Arcano与阿根廷科技部共投1,200万美元,A轮正在寻求4,000万美元以扩建星座与数据平台。López称,若一切顺利,SatLeo将成为全球首家专注亚米级热红外的商业星座,为农业、能源、碳监测提供“平价红外即服务”,单景价格将比现有欧美供应商低60%。

  源:新华社、科技日报、界面新闻、泰伯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航小宇、大河网、时代速信、太空与网络、我们的太空、商业航天产业研究院、国际火箭发射、中国四维、航天快响、烟台晚报、智研航天、亿欧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海南星际荣耀官微、时空道宇、湖州日报、济南时报、中国新闻网、株洲日报、合肥高投、合肥日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卫星通信观察、航空航天、亿欧数据、财中社、快科技、锦观新闻、中国雄安官网、蓝箭航天、全球君、航天长城、每日资讯、天兵科技官微、四川日报、DefenseScoop、SpaceNews、payloadspace、satellitetoday、SpaceQuarter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手 机:13899999999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18-2025 MK体育- MK体育官网- MK体育APP下载电动伸缩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